阅读历史 |

春棠欲醉 第18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不来这种事。”

魏子渊不解其意。

宋令枝弯唇:“人心无价。”

若是这一百匹鲛绡帐能收买其他两家铺子的心,于宋瀚远而言也不算亏本。

魏子渊仍皱眉:人心叵测,若是那鲛绡帐中途出了变故,老爷一时拿不出这么多……

“别胡说。”

魏子渊还未写完,那纸忽然被宋令枝夺了去。

女子素手纤细,轻在魏子渊头上敲了下。

宋令枝挽唇笑道,“父亲还没动身,少说这不吉利的话!还不快拍三下木头,去去晦气!”

府上的炮竹响了整整三天三夜,客往迎来,香屑满地。拜别海神娘娘,宋瀚远携奴仆,浩浩荡荡扬鞭而去。

临街酒楼楹窗下,宋令枝倚在窗下,望着长街人头攒动。

白芷知晓她心事,亲端茶送上:“姑娘,老爷早登船了。您这会再看,也看不到。”

宋令枝缓慢收回目光,一颗心仍是惴惴:“只愿父亲一路平安,莫出大事才好。”

白芷温声宽慰:“老爷为人和善,定能如愿,姑娘莫忧心……”

余光无意瞥见窗外一隅光景,白芷诧异,“那不是……贺公子吗?”

书坊前,贺鸣身影颀长,天青色长袍勾勒出单薄影子,低头和掌柜低语数句,而后又将一包袱递与掌柜,换回一两银子。

白芷惊奇:“贺公子是为书坊抄书吗?”

贫困书生认字,偶尔也会靠抄书帮人写书信度日。贺鸣虽借住在宋府,吃穿用度及月钱,宋瀚远都是照着宋令枝的份例给的。

宋令枝沉下脸,只当是府中有人为难,故意昧下贺鸣的份例。

白芷皱眉:“贺公子是客人,想来管事不该如此胆大妄为。”

宋令枝前世在这吃过亏,摇头轻叹:“府中人多,若真要折磨人,多的是那种见不得人的法子,你且去细细问来,记得莫惊动贺公子才是。”

白芷福身道“是”。

书坊临街,遥遥雪珠子落下,宋令枝捧着手炉,秋香色羽毛缎斗篷金碧灼目,云堆翠髻。

书坊的掌柜喜笑颜开,知今日店里来了大主顾,忙忙迎上来,亲自为宋令枝斟了上等的名茶。

又命伙计奉上书坊上好的砚台。

“姑娘瞧瞧,这可是好东西。小的敢打包票,便是京城,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了。”

砚台四四方方,下衬流水潺潺,其上所刻泉石嶙峋,又有游鱼在水中嬉戏,石上还站着两稚童,梳着总角。

掌柜侃侃而谈,又拿来一漆木锦匣,匣内红绸所裹,是一支斑竹管玉笋笔,帽口嵌了象牙。

宋令枝淡淡瞥一眼:“这是狼毫?”

掌柜满脸堆笑,忙应“是”。

宋令枝未语,白芷已上前半步:“都包起来罢。”

语毕,又悄声问掌柜,“适才来你家的书生,可是掌柜的熟人?”

掌柜笑道:“也不算熟人,只是那书生字写着一手好字,他近来又拮据,故而在我这抄书换钱罢了。”

算算时日,贺鸣来宋家不久,便在这书坊抄书了。

宋令枝和白芷相视一眼,又皆移开目光,自去看别的了。

宋令枝出手阔绰,别的不提,单是跟着的侍女,身上穿的比寻常人家的姑娘小姐还要体面,光是鬓间的海棠点翠玉簪,便可买下半间铺子。

掌柜眼尖,知宋令枝不可能无缘无故问起贺鸣,遂絮絮叨叨,将贺鸣在他这所抄的诗文都拿了出来。

“贺公子还有画在我这,姑娘可要瞧瞧。”话说一半,掌柜又一拍脑门,“瞧我这脑子,书坊这月刚进了新货,姑娘瞧瞧这颜料。”

寻常颜料,不过桃红葱绿柳黄胭脂。而掌柜双手捧着的描金洋漆锦匣,却足有上百种颜色,足以令人眼花缭乱,目不转睛。更妙的是那颜料并不似寻常那般死气沉沉,落在纸上如浮光掠影,似映出红霞。

“果真好看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